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学术交流

苏州大学杨军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作者: 日期: 2025年04月28日 10:33 来源: 点击:39
期数 主讲人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

2025年4月16日晚,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南湖讲坛校外专家系列讲座之《中古音的性质、分期和代表著作及“南北是非”问题》正式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苏州大学杨军教授担任主讲,副院长封传兵教授主持讲座。语言学教研室主任段勇义副教授、黄艳副教授、唐磊博士、李梦溪博士、周天天博士、周娜博士及语言学科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封传兵教授首先对杨军先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语言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

讲座中,杨军教授以《切韵》的音系性质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隋唐史料记载对学界单一音系、综合音系等观点进行了述评。杨军教授指出,魏晋时期,渡江避乱的大规模移民所操持的北方汉语,足以成为支撑以建康(金陵)为中心的正宗读书音的基础语言。据此,金陵音当来自洛阳。而“洛下书生咏”是来自洛阳的正宗读书音讽诵诗文作品无疑,谢安的“洛下书生咏”竟成为江南名流争相仿效的时尚。这种读书音在江南影响广泛、时间长。可以确定,东晋建康(金陵)读书音与洛阳读书音一脉相承。

尔后隋朝(581-618)建都长安,开皇八年十二月,灭陈执陈后主,金陵被夷为耕地。也就是说,曾在金陵的标准读书音也随金陵被毁而随人群的再度迁徙散落。唐朝也建都长安,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北方关中地区的通语为基础,以长安音为标准的新读书音系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之后,到了唐玄宗朝,最终取代了《切韵》音系而成为唐代标准读书音。

从语音上讲,除了永嘉时期短暂的几年中,洛下音约等于金陵(建康)音,而洛下与金陵并非南北对峙的两种语音。西晋灭后,洛下音即为金陵音的历史,金陵音则是洛下音的现实。二者是先后的承继关系,而非共时的并列关系。颜之推的“搉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当如此说方得正解,同时也可见陈寅恪先生“洛下旧音”说的精辟。

讲座最后,杨军教授就讲座内容、青年教师成长及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究生们踊跃提问,杨军教授结合自身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为同学们进行了解答,现场学术氛围热烈而浓厚。(通讯员:谢茗柯,一审:刘子行,二审:张勇,三审:贺波彬)


杨军教授学术简历:

杨军教授,贵州遵义人,1955年生。原贵州大学、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苏州大学驻校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省语言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汉语音韵学领域著名学者,主要从事中古汉语语音及中古音韵文献研究,对早期韵图《韵镜》《七音略》的校理及《经典释文》、慧琳《一切经音义》为代表的中古重要音义文献研究影响较大。

主要学术成果有《韵镜校笺》《七音略校注》及个人论文集等,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汉语史学报》《汉语史研究集刊》《文献语言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三等奖及省社科成果三等奖。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韵镜》再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典释文》文献与语言研究”。

上一条:让文字长出翅膀:梅溪散文家李新文解密跨文体写作密码 下一条:夜来四月雷雨 共话文创策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