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优秀校友、作家黄灯回母校开展讲座


作者: 叶海燕 日期: 2020年12月01日 09:33 来源: 点击:1864

“湖理校园太美了,真是学习的天堂。”11月27日下午,图书馆多功能厅内阵阵掌声传来,中文学院1995届校友、作家黄灯正用自己独特的口吻漫谈非虚构写作。校友会副会长邱绍雄教授,校友办、中文学院、图书馆负责人出席,师生代表近200人听取了讲座。图书馆馆长邓彦主持。

说明: https://news.hnist.cn/__local/1/C6/CD/69046431E195E29519541C7DC8B_B8AF5F3E_128F3.jpg

“大时代就在我身边。作为70后,我完整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期,这是我创作思考、学术研究的源泉。”黄灯回顾了从上大学开始至今的成长奋斗的历程,结合两本书的创作过程来谈非虚构写作。

说明: https://news.hnist.cn/__local/9/A8/E8/21909E0139F5801292245A14985_6C56ECF8_14AE6.jpg

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铁饭碗”到下岗失业,从天之骄子到工人,人生的落差让她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激励她考上武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又顺利拿到了中山大学的博士学位。农村出身、下岗经历、大专文凭等这些个人及职业经历的触发,让她“直面自己,把生命中被遮蔽的东西讲出来”,关注底层群体的命运,最终写下《大地上的亲人》。她认为“比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写作观念,写作者的温度。”她期望通过对三个村庄亲人生存的描述这些个人视角,以此观照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整体命运。

说明: https://news.hnist.cn/__local/0/F1/D3/DFD83C015694579C472BE5E73DC_9023BC2F_F1AF.jpg

在广东金融学院从教期间,黄灯见证了八零后、九零后两批学生的成长,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了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开始关注中国二本学生年轻群体的命运。她通过对比广东学生与湖南学生的差异,对比80后与90后的代沟差异,引导师生去观察生活,积累原始资料,定好基调。“有了生活的积累,写作是自然而然的事。”她形象地将写作过程比作放电影,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在脑海中一帧一帧放映出来,于是,《我的二本生活》应运而生。她通过解读身边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形象,让师生感受到这所二本院校学生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以及他们的命运、前景等,深刻描述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态。在场师生为她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强的写作力所折服。

黄灯率真朴实的演讲引起在场师生的深深共鸣,大家踊跃参与互动。针对观众提出的非虚构写作中如何完善人物形象,她建议写作者要抓住群体的关注点,建立信任关系,深入调查交流,客观反映事实;针对如何挑选素材,她解答素材要为主题服务;在谈及非虚构写作带来的压力时,她建议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给当事人造成困扰,也鼓励在场学生多与老师交流,打开心扉,寻求指导。

邱绍雄教授在总结中分析了黄灯成功的三个诀窍:一是要写自己熟悉的范围;二是要有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写的要“像”;三是要有思想高度。

黄灯现任教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曾写作《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获首届“琦君散文奖”;著有《大地上的亲人》获“三毛散文奖”、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主奖;新出版的《我的二本学生》获深圳读书月2020年度十大好书榜首。

本期“南湖学堂”由校友办、中文学院、图书馆联合举办。(作者:叶海燕,摄影:卓巧,一审:刘子行,二审:贺波彬,三审:杨厚均)

上一条:中文学院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会 下一条:中文学院开展防艾宣讲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