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下午,著名语言学家、复旦大学刘晓南教授受邀为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师生开展题为《论语音史研究框架的转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封传兵教授主持,副院长肖峰教授总结。参加本次讲座还有文学院院长曾炜教授,语言学教研室主任段勇义博士,黄艳副教授,孙芳莎博士,周娜博士,语言学科全体研究生,部分本科生。
讲座伊始,刘晓南教授以汉语语音史研究框架的转型为切入点,总结以往汉语语音史一线制框架的研究传统及其特点,并指出这一框架模型给语音史研究带来的困扰,这些困扰在我们研究中经常出现,往往左支右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一线制虽然符合历史纵向发展的进程,但也给语音史的研究带来不小困扰,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诗歌用韵材料无法归纳出干净的音系(异部混押较多);二是谐声中的“同声不同部”等混谐;三是通假的音近通假过于复杂;四是同时代的不同韵书字书归纳的音系往往不能相同。这四大困扰,可以统称为“通混”。刘晓南教授认为,造成上述“通混”的原因是“方音错位”。古今一理,其实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大量丰富的方音错位现象,并从现代诗歌混押中的方音、现代俗字的谐声混谐、现代人笔下的别字(通假)等角度进一步做了补充论证。
讲座最后,刘晓南教授提出,因为语言理论的新发展和语言史料的更丰富,所以当前音韵学研究成果能够超迈前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语音史除了纵向的发展,还有横向的表现:历史方音。研究历史语音,必须充分照顾到历史上不同方音之间的差异,重新解释所谓音近通混,以避免以一个音系去包罗万象地解释由不同方音造成的复杂语音现象。语音史的研究有必要全面引入历史方音的研究,只有一个时代的通语与方音都研究清楚了,才能说清楚这个时代的语音。我们应当适时突破传统的汉语语音史一线制框架模型,努力转型为“以通语音研究为主,以方音研究为辅”的双重结构,在时间维度的研究中引入空间研究的维度,即:从时间发展一维研究扩展到时、空结合的二维研究,以形成时、空结合的新的研究框架。
会后,刘晓南教授还同语言学科青年老师就语言类高级别项目申报和成果发表进行了交流。(通讯员:张小雨、姚梦洁,一审:刘子行,二审:贺波彬,三审:杨厚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