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院新闻

中文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发现长乐新农村,讲好长乐故事“汇”


作者: 林婕 日期: 2019年09月12日 08:25 来源: 点击:404

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东依阜山,南临汨水,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长乐镇围绕“擦亮非遗名片,打造故事小镇”的总目标,特色产业(故事、甜酒、安防、休闲体育)联动发展,乡村振兴发展势头强劲。

7月12日至7月18日,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现长乐”社会实践团队在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五个部分:走近抬阁故事会、品味长乐甜酒、探寻长乐古建筑、对话民间手艺传承人、发掘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多方面调研长乐镇乡村文化。

7月13日,团队前往长乐镇 “上市街故事会”展览馆,对长乐镇传统民风民俗——长乐抬阁故事会展开调研。长乐抬阁故事会是一项集表演、历史、文学、民情和时代精神为一体的民间行为艺术,至今已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风云变幻却仍然生生不息。它以大规模游街为形式,叙述赵匡胤过河东等历史故事为内容,在每年春节期间得到了民众的强烈喜爱。根据表演道具的不同,其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其特点是以民间历史故事典型人物、事件、画面为镜头,利用人与道具的完美结合,配以会旗、彩旗、横竖牌匾、彩灯、油筒、威风锣鼓、乐队、玩龙(彩龙、火龙)、舞狮、采莲船等,通过上、下故事会一来一往的故事对垒,比知识、比智慧、比趣味、比技艺、比数量。因为“比’,使故事会有了生命,有了传承,有了发展。

长乐镇政府前坪的展示了“高跷女孩”陈沁怡自六岁至步入大学一直从事踩高跷的表演,从化妆到表演现场,无不向行人诠释长乐故事会的魅力。在前往展览馆的路上,孩童嬉戏,逗弄小鼓、头饰的场景随处可见,故事会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指导老师刘子行带领团队队员察看长乐故事会宣传画)

7月14日,在汨罗市长乐镇团委书记白梦园的带领下,团队走访长乐甜酒文化博物馆、熊氏甜酒传统作坊等地,深入调研长乐甜酒的历史渊源、传统制作工艺及其背后的甜酒美食文化。

长乐甜酒文化博物馆坐落于麻石古街中段分为两层楼,一楼的墙上资料记载了长乐甜酒的历史渊源:相传长乐甜酒起源于北宋年间,长乐街的孝子陈玉昆为给母亲治病,在米饭中混入了曲花籽,母亲吃了几次后病愈。而后他开设甜酒铺子,将酿造方法教给街坊亲友,长乐甜酒得以相传。博物馆二楼展示了长乐甜酒的传统制作工具和具体的酿制方法。其工艺并不繁琐,但在用料及容器、窖藏要求上极其讲究,需选择长乐本地所产的三寸糯米、深井井水以及特制酒曲,用陶器、竹木制品作为酿酒工具,经过选料、淘米、浸米、上甑、解淘、拌曲、装坛、入窖、出窖、包装十大流程最终才能酿成口感鲜美的甜酒。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长乐甜酒已逐渐由原来的家庭作坊式生产,逐渐走上产业化的道路。现今长乐镇部分生产长乐甜酒的大型规模企业已有不少,这些企业在保留传统酿造原材料的同时,实用现代化工艺,推出多样化的长乐甜酒产品,形成了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品牌,助力长乐镇成为“甜酒小镇”,让长乐甜酒文化发扬传播。

(长乐镇团委书记白梦园给团队成员介绍长乐甜酒历史)

7月15日,团队部分成员前往麻石街、回龙门、郑家大屋等地专题调研长乐古建筑文化。麻石街是由麻石板铺成的古街,靠北一头称为上市街,靠南一端称为下市街。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的麻石古街,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为此,长乐镇政府从2017年起对古街进行修复:麻石铺装、杆线入地、管网铺设、立面改造……如今,漫步麻石街,传统铁匠铺、木头手工艺、甜酒馆等一系列独具传统特色的店铺在古街上随处可见,向世人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团队成员在回龙门走访调研)

回龙门位于长乐镇下市尾街、汨罗江畔,回龙门始建于唐代。据传屈原投江后,当地人们为寻找他的遗体,划龙舟逆江而上至此返回,唐780年在此建亭纪念,称之为回龙门。其基部由花岗石砌成,以青砖砌成回龙门上部,其底部基本呈正方形,上部为木结构,四角飞龙翘首,上盖琉璃瓦,尖顶、气势夺人,檐下有东西两个门洞。

郑家大屋是一座典型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现仅存一座堂屋,为长乐街第一栋一连三进直通的大堂屋,前后进出都是麻石大门框。一进堂屋的两边各设一个虎眼天井,凝聚着古人对厢房的采光、通风以及排水设计的智慧。

这些古建筑代表着长乐镇的历史与文化,在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保护下,述说着长乐故事,唤醒人们的记忆与情怀。

(指导老师刘子行和团队队员在麻石古街实地走访)

7月16日,团队成员深入对话长乐的手艺传承人,探寻手工艺传承的故事。首先采访到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传承人陈范兴老先生。在对话中我们了解到陈老一直从事家乡文化活动。为传承和发扬抬阁故事会,他建立长乐故事会传习所,选定传承对象,进行分期传习授艺。

(团队队员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传承人陈范兴老先生的指导下试戴表演道具)

随后,团队来到了坐落在麻石街上的何记铁铺。铁铺店主何五明正在顶着高温进行劳作,相比现代机器的批量生产,手工制作体现的温度与力量更令人为之动容。

(团队队员采访与何记铁铺店主何五明师傅进行交流)

最后,团队找到了做传统手工的木匠——姚师傅。自他出手的作品工艺精美、惟妙惟肖。

7月17日团队利用一天时间走访了位于长乐镇郊的大垅农庄,从这个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发掘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大垅农庄是由农民企业家周迈辉牵头组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入股的形式吸纳村民,由此实现村民变“股民”。大垅农庄一楼设有抬阁故事会展览场所,陈列各类传统诗词、字画作品。二楼设有三间会议室,大会议室供暑期夏令营孩子们学习,两间小会议室供游客使用。农庄内大屏风上印着周敦颐的《爱莲说》,过道墙上挂满各种诗词、楹联,在农庄内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现今社员还合股投资建成了长乐故事主题餐厅、旅游酒店、农耕文化博物馆、蔬菜大棚等,组织开展了农村绿化、环境保洁等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日趋改善的环境打响长乐招牌,活化乡村旅游,促进了长乐镇的综合发展。

长乐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得益于长乐人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和精明的头脑。楹联、故事会和特色农产品结合的特色产业深入当地人民生活,使得长乐文化在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借鉴的新路径。

(团队一行参观大垅农庄水果种植基地)

7月18日上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现长乐”社会实践团队在大垅农庄会议室召开活动总结会,下午返程回校。此次在汨罗市长乐镇的开展2019年暑期三下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现长乐”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完成。(通讯员:林婕,初审:刘子行,复审:贺波彬,终审:杨厚均)

上一条:【主题教育】学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仪式 下一条:首届档案与文献研学活动在岳阳市档案馆启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