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院新闻

吉林大学张福贵教授在中文学院作学术报告


作者: 陶璇 刘子行 日期: 2018年05月21日 09:09 来源: 点击:186


5月17日晚,吉林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福贵先生在新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作题为“鲁迅的文学价值与当代意义”的精彩学术报告。中文学院院长杨厚均,部分老师和中文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参加。

 

张福贵教授在报告开始指出我们依旧要坚持谈鲁迅,鲁迅是说不完的。他介绍了五四以来众多学者和作家对鲁迅的评价,并提出“在走过了动荡岁月的今天,应该如何评价鲁迅的文学价值?”这一问题。张教授将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总结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指出文化的冲突在鲁迅小说中体现地尤为深刻。

 

张福贵围绕文化冲突,深入剖析了阿Q、祥林嫂、四铭等人物形象,通过寻找人物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总结了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三大主题:一是民众灵魂的麻木;二是传统等级观念、传统伦理观和审美观;三是传统道德上的虚伪。其中,张教授对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进行剖析,透过其所构建起的人学观,让师生们得到了新的认识和启发。

 

张福贵还深入分析了《罗拉走后怎样》中的女性形象和《伤逝》中的人物,提出鲁迅的小说具有人道主义这一观点,并由此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鲁迅,结合当时的社会问题,体现出鲁迅人格的伟大之处。张教授提到,五四后,只有鲁迅和少数人还保留着自我意识,并借鲁迅的话向在座的我们发出呼吁,说明其思想价值以及当代意义,引发师生们的思考。

报告结束后,中文学院院长杨厚均简短总结,希望“让审美感受多停留一会儿”,希望同学们在梦里依旧保持这种美的感受。在这场学术报告会中,张福贵教授用理性精神带领大家走进了鲁迅的小说和小说人物,也走近了文学研究。(通讯员:陶璇,审稿:刘子行)
 
附:
主讲人简介:张福贵,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华夏文化论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出版专著10部、译著2部。主编教材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80余次,多篇论文在国外学术刊物转载或发表。多年来主要从事鲁迅研究以及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中日比较文学、东北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上一条: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在中文学院讲座 下一条:广西师范大学胡大雷教授在中文学院讲学

关闭